网站建设,网站设计,网站制作,网站开发

蒙特看:互联网和O2O如何改造地产
时间:04-29      
 

  网站制作公司蒙特今日关注:商业地产互联网改造必从零开始。一个全新的商业地产项目,从选址、获取土地、前期市场调研、定位、规划设计、施工、销售组织、营销策划、招商、运营管理,以及根本的利益分配和投资回报退出机制已经非常成熟,但往往在前期的环节的失败,就导致了后续的目标并不能达成,但很多泡沫严重的项目并没有太多的改造价值,合理的被市场淘汰也是必然的。

  但如果从选址和规划开始,就能为互联网改造打下扎实的基础,比如:彻底的抛弃传统商业综合的想法,直接全面的拥抱互联网,建立基于某个城市的互联网Shoppingmall,在商业动线设计上,充分考虑网友的购物习惯,在引进业态上,除了常规项目外,引进以互联网为主各类品牌,而在入驻品类、品牌上,会更多考虑互联网口碑,乃至本地化口碑优秀的商家,而收益一定不是传统的商户租赁那可怜的租金。

  我们可以给主力店、旗舰商家各类优惠乃至补贴,同样互联网的优秀品牌的号召力,并不会比名牌小多少,他们只不过是在虚拟社会生存的另一类名牌。这是一种颠覆,也是为特立独行的互联网圈层去量身定制一个综合体。苏宁云商一直强调的线上线下同价(尽管比其他电商价格还高),实际上也是为了吸引互联网消费群体所做的努力,只不过很遗憾,运营的细节欠缺、服务不到位、坏口碑传播也给我们树立了另一个典型案例。

  当然,以上这种情况仅仅是一种假设,我们更多的是面临已经成型的综合体如何更好的利用互联网提升自身的发展。

  从零开始是建立的新的产业链,也是重新的利益分配过程,首先看目标。目标是销售额以及利润的大增。互联网建立的虚拟社会,让每个人重新定义了自己的网络身份,在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不是一条狗,这是这个社会给每个个体带来的安全感,而这个虚拟的空间,不再受到物理空间距离的限制,通俗点讲,互联网给所有上网者带来的体验是最好的,网友的地盘,网友做主。

  但传统商业的逻辑更多的考虑是商家的利益,比如动线设计、品牌引入、销售场景设计、气氛营造上,都是为了更多的让消费者经过、引发购物冲动去设计的,让客户走更多的路,进更多的店,细节很多,很成熟,但却给用户的体验不那么完美。

  互联网的店家对于消费者左一个亲,右一个亲的推荐交流,而商场的店员却是阅人无数,各种脸色让消费者望而却步和网络吐槽,这就是体验的差距。

  所以,首先,我们的观念上的根本差距就是用户体验,而不是商家体验。互联网改造后的商业综合体,除了概念的打造外,最基本的服务意识和互联网化的营销氛围的塑造,是基础。从线上蓄客、导流、转化到线下,完美的用户体验是基础,这是两种文化的碰撞。

  泛互联网化下的深度变革 技术与模式的选择

  商业地产的互联网改造,不仅仅简单的是对互联网技术或者某一个模式的应用,基于前文所述,互联网技术与模式的选择,是更好的加快互联网化的渗入,这是一种骨子里的感觉,如果做过营销的人一定听过一句话,叫做:人人营销、处处营销、实时营销。换做互联网,也是这个概念。

  从短期来看,一个基本的平台定位很重要,互联网模式千变万化,但都有共同的目标,就是收益,改造后的商业地产,收益从哪里来?除了销售蓄水、租金蓄水、土地溢价等投资回报之外,基于互联网的相关领域,都可以变为销售额转化的渠道。

  O2O带给我们的,是更好的用户体验,消费者网上筛选、线上支付,线下享受产品和服务的过程,是商业地产互联网化的一个基本逻辑,但仅仅是一部分。简单的B2C平台,或者是通过日常的销售带来的收益是相对固定的,但我们要更多的关注利用互联网改造之后给商业地产在资本领域以及资金流方面创造的价值。

  利用互联网产品,快速的达成规模化、可复制性是长期目标,短期目标是借助互联网手段,用互联网的文化,进行日常的销售渠道的拓展和改造。互联网电商每年的价格战,可能让人目瞪口呆,我们可以思考,最终的收益在哪里?

  一瓶水在小店一块五,公园三块,五星级酒店20块,但在互联网,可能不要钱,所以互联网的价格战不是长久之计,定价权长期来看是在B端,而不是在电商平台,但短期来看,还是要打。不管如何,互联网赚的钱,靠商家的仅是一小部分,更多的是对于未来平台资本价值的预期和资金流的运作。

  互联网的短板是在面对线下端时,一下就慌了神。比如苏宁电商在南京送货的都是大叔级,亚马逊则偏年轻化,而淘宝店主则只能靠照片、模特、美工设计、文字讲解等方式去弥补线下的短板,线下的高额成本并不是互联网很多企业所能承受的。

  这一点,恰恰是线下我们商业地产的长处,但豪华的场地也就意味着高额的运营成本,所以商品价格一直也是矛盾之处,互联网给我们解决的是规模,也就是所谓的薄利多销,而线下给消费者带来的是安全感和更好的实体体验。

  商业地产是区域属性较强的领域,未来的互联网带给我们的方向,也是基于区域的精细化运作,在正常的运营状态下,商业地产的品牌效应和公信力要远远高于信用度不强的网络电商,但需要注意的是,电商平台是消耗流量的,这也是众多商业体电商不能成功的原因之一。

  区域化电商的流量要求,与品牌平台级电商相比,会小很多,也容易养成用户习惯,这一点是众多垂直网站分站成功的重要原因,既然商业地产的区域开发模式能够成功,化整为零,农村包围城市的做法,对于区域内的本地化电商的发展,会是一个比较不错的选择。

  基于互联网文化、互联网生态的合理方式,都会得到网民的推崇和认可,并且形成稳定的消费行为习惯,营销问题,不在多做累述。

  而商业地产本身就是投资和资本变现能力极强的行业,发行REITs、投行或基金收购、分拆后IPO、股权交易、资产置换、整售、散售等变现方式,都是传统惯用手法。

  而所谓对大数据的挖掘、互联网金融的介入和使用都是锦上添花之笔。所以,对于商业地产的互联网改造的技术和模式选择不应纠结,这也不是瓶颈和争论的焦点,更要警惕在技术思维下的互联网改造造成悲剧结果。

  深度改造应该关注快速复制、形成规模化,重点考量模式的可行性的基础以及所谓格局,并不是问题。难点也显而易见,对于运营细节以及运营人才的匮乏,将会是商业地产以及传统行业未来很长时间的难点。

  商业地产,或者是传统领域的互联网改造,已经不是做与不做的选择问题,而是未雨绸缪的未来必经之路,对于商业地产的开发和运营而言,也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要求。互联网不是为了消灭线下而来的,而是为了更好的提升线下而努力,让消费者体验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以及合理的定价,才是互联网改造的最终目标!虚拟的社会会更多更好的溶于我们现实社会的方方面面。


  蒙特和大家共同的期待:商业地产的互联网思维改造,所有的创新与颠覆,不是为了消灭,而是为了共同的未来!

©2000-2022 杭州蒙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Mountor、蒙特是Mountor Corp.的注册商标。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B2-20090322
技术支持: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31日
咨询热线:0571-88230881 15158184365
友链QQ: 1960819284
固话咨询
手机咨询
了解蒙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