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创国产化建设》2023信创兼容新规范,国产化计算机发展重大突破

发布时间:2023-8-03

当前,信创应用正从党政领域向关键基础行业扩展,并最终延伸至全行业。党政信创时期办公应用较少,进入行业信创阶段后,这种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金融、能源、交通、通信等行业均有成百上千的海量应用,每个应用都可能比党政阶段的复杂。另外,党政信创时期有国家资金扶持,可根据相关名单自主选择,但行业信创已开始走向市场化运作,在政策上没有过多要求,未来行业信创的格局需要靠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来开拓,而国产化率的高低、兼容性的好坏无疑将成为信创产品的“命门”。在全面推进信创产品应用的时代,如何评价一款信创产品的国产化率和兼容性?这是行业信创要健康发展所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于2023年初正式发布实施的《信息技术创新国产微型计算机兼容性规范》,成为信创圈的大事件,从此让信创终端的国产化率和兼容性成熟度有了评判依据。这对国产化计算机的发展来说,无疑是一次重要突破!

一、信创终端兼容适配的木桶效应

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这个“木桶效应”在信创领域同样适用。从党政信创开始,在信创终端上运行的业务软件(尤其是原有的应用软件)、外围设备或固件等,其兼容性始终是“木桶的那块短板”。

一家信创终端厂商的项目经理向“信创纵横”讲述了一个典型案例:他们曾参与过某地公安局信创终端替代项目的实施。其原有业务系统绝大部分是基于Windows系统开发的,还有部分只能基于IE插件使用的Web应用。切换到信创终端设备和Linux系统后,这些应用与操作系统、外围设备、固件之间,存在指数级兼容适配量,甚至有些业务软件和工具始终无法使用。

西安瑞友的CTO李志强对此颇有感触:瑞友的一家政府客户很早采购了相当数量且复杂程度很高的信创终端,但在业务应用向信创终端迁移时,因软件层面始终无法兼容,系统一直保持“双轨运行”(即Wintel和信创终端同时使用)状态。西安瑞友在实际走访该客户时发现,该单位部门众多、业务系统复杂,各主管部门及二、三级业务单位的业务系统粗略估计达上百种。此外,存量USB外设因缺乏信创环境下的驱动程序,数字证书因其专用性太高而无法在Linux系统下正常使用。

但这些还都仅是兼容适配复杂而导致的问题,更深层的问题来自于中美“科技脱钩”带来的供应链风险。3月2日,美国商务部下属的BIS又将国产整机厂商浪潮、国产CPU厂商龙芯等28家中国企业与机构加入“实体清单”进行出口管制。美国现已从制裁 CPU、内存等核心部件,开始向整机厂商延伸。这种来自中美地缘政治影响带来的供应链风险,将会给用户的兼容适配工作带来更多不确定性因素。

同时,这些问题与事件也给我们带来了沉重的思考:信创终端国产化率达到多少才不会给兼容适配带来重复工作?不会成为信创实施以及整个产业健康发展中的“短板”?

二、恰逢其时的信创终端兼容性规范

近年来,国内信创兼容适配和测试平台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以CPU和操作系统为核心,兼容适配的测试规模呈几何级增长,而随着信创项目的不断落地,各地政府、相关行业的主管与规范机构,以及核心企业也纷纷建立兼容适配中心,信创生态得到阶段性的快速发展与繁荣。

但随着行业信创的深入,基于基础软硬件的兼容适配已不能满足行业客户的需求,兼容适配进入到行业深水区,当前全国各地信创兼容适配中心及攻关平台都面临新的挑战,他们急需更加标准化、市场化的兼容适配策略,更好地助力信创项目顺利推进、落地,让“信创”常态化。

“尽快制定出台信创终端兼容性相关标准,是从根本上提升信创终端质量,解决兼容适配难题的重要举措”。这也是众多业内人士的呼声。

另一方面,也有不少信创终端厂商很早便意识到这个问题。这些厂商在党政信创初期就着手建设研发实验室或是终端产品适配中心,在国产计算机、通信安全、虚拟终端等领域,均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商用终端综合解决方案。即便如此,面对各类用户的需求,这些终端厂商仍需投入大量人力、时间成本,去现场完成各种信创终端兼容适配的工作。面对这种情况,某新进PC厂商相关负责人认为,解决信创终端兼容适配难题,首先要解决意识层面、政策层面、机制层面、能力层面以及标准层面的一系列问题。而规范信创标准无疑是最为紧迫的问题之一。

其实早在2021年11月,工信部就印发了《“十四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其中提到“壮大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体系。生态方面开展一体化适配、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品测试”。这里提到的兼容适配就包含:基础软硬件、应用与信创终端及操作系统层面等的兼容适配。

国家电子计算机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和一些信创终端厂商均意识到信创标准规范的重要性——不仅是自主可控计算机从“可用”迈上“好用”的重要阶梯,也是进一步规范提升信创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今年初,由中国信息产业商会提出,国家电子计算机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牵头,紫光计算机联合联想开天、同方计算机、中国长城科技等行业头部单位参编完成的团体标准《信息技术创新 国产微型计算机兼容性规范》(T/CIITA 120—2022)(以下简称《兼容性规范》)正式发布实施。该标准的出台不仅是行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对国家规划政策的积极响应。

《兼容性规范》规定了国产微型计算机兼容性要求和试验方法,适用于国产台式微型计算机、国产便携式微型计算机和国产工业应用微型计算机产品兼容性的设计、制造、试验和应用。规范的核心内容包括:兼容性要求、试验方法和其他要求。其中,兼容性要求包含操作系统兼容性、应用软件兼容性、部件兼容性及外部设备兼容性等内容。规范的发布实施,将进一步提升信创终端产品质量,提升行业信创用户的体验水平,同时可作为用户选型采购的重要评价依据。

《信创国产化建设》2023信创兼容新规范,国产化计算机发展重大突破(1)

《信息技术创新 国产微型计算机兼容性规范》

从实验数据及行业数据来看,一般来说,信创终端达到85%以上国产化率,其核心部件均已自主可控,一定程度上确保了用户采购环节的供应链安全,减少了兼容适配的不确定性。该规范也围绕这个目标制定相关要求和方法。

三、信创终端兼容性规范的重大意义

赛迪网发布的《2023中国信创生态及信创PC市场发展研究报告》预计:2023-2026年,在政策持续支持、技术不断进步等一系列利好因素推动下,随着中国信创建设向行业信创的推进,关键基础行业对信创终端的需求加速,中国信创终端市场整机出货量将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在此趋势下,未来我国信创终端的兼容适配将面临较大压力。

《信创国产化建设》2023信创兼容新规范,国产化计算机发展重大突破(2)

2023-2026 年中国关基行业信创 PC 市场出货量预测

该规范的发布实施弥补了国内信创终端产品在兼容适配标准方面的空白,这也是《兼容性规范》的另一重大价值所在。

综合来说,笔者认为《兼容性规范》的发布与实施,将给信创终端产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以下六大裨益。

01 有利于提升信创终端性能与质量

Wintel体系下的X86生态极其成熟发达,有各种下载网站、应用市场、搜索引擎和社区,很容易解决绝大多数技术问题,厂商主动积极完成各类兼容适配。因此,只需更多地针对硬件和软件的性能指标进行评估即可。

《信创国产化建设》2023信创兼容新规范,国产化计算机发展重大突破(2)
硬件性能成熟度 软件性能成熟度《兼容性规范》的推出,明确了在信创体系下,除关注硬件和软件性能外,兼容性也是重要的性能评价指标。

 

《信创国产化建设》2023信创兼容新规范,国产化计算机发展重大突破(4)
兼容性成熟度另外,信创终端依据《兼容性规范》,在出厂前完成部分兼容适配,可及时发现系统缺陷并确保其在出厂前得到正确修复。用户采购信创终端后可开箱即用,减少在项目现场进行系统兼容适配的工作量和难度。

02 有利于信创招标采购更加科学,降低运维成本

在以往的信创项目招标采购中,用户在招标文件中更多关注的是信创产品软硬件性能,较少关注信创产品的兼容性。随着《兼容性规范》的发布实施,这一现象有望得到缓解。越来越多的用户将会依据规范,在招标文件中对信创终端兼容性做出明确要求,从硬件、软件、兼容性等多维度评价信创终端性能,更加系统、科学、合理地遴选出符合需求、真正“好用”的信创终端产品,实现“真替真用”,进而也将大幅度降低用户在信创终端上的全生命周期运维成本。

03 有利于信创产业市场化规范化发展

党政信创时期有国家资金扶持,可根据相关名单自主选择。但行业信创正在走向市场化运作阶段,市场行为是没有名单这种说法的,政策上也没有过多要求,未来行业信创的格局需要靠产品质量和性能说话,这就需要有更加科学、合理的规章可循。《兼容性规范》更像是提供给用户的客观评价工具,有利于信创应用以更加科学客观的标准体系和第三方评测为引领,逐步由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迈进,促进我国信创产业更加健康规范发展。

04 有利于优化信创产品质量监控体系

党政信创时期,大部分信创应用和质量评价体系尚属摸索阶段;行业信创相较于党政信创时期,是高度市场化运作的阶段,涉及到国产化替代的央国企、中小企业众多。因此,亟待进一步优化质量监控体系,避免给众多信创厂商带来沉重负荷。随着《兼容性规范》等相关信创标准陆续发布,相信以第三方测评机构主导引领的更加科学、完善的信创产品质量监控体系也会逐步建立起来。

05 有利于保障国产化计算机的供应链安全

信创面临的所有风险,都是未来不可避免,高概率要发生的。《兼容性规范》发布实施的意义也是“加速”赢得与时间的赛跑。一台国产微型计算机有 300 余个部件,除CPU,还有内存、闪存、WiFi 模组、安全及电源芯片等核心部件,虽然从整机生产维度很难到达部件百分百国产化,但达到85%以上国产化率,基本可确保国产计算机的供应链安全。另外,用标准规范确保国产化率和兼容性,可加速实现真替真用,避免一些厂商以为之前进入过“信创相关名单”就可以高枕无忧,避免制裁一步走一步的被动局面,进而促进国产化供应链的不断完善。

06 有利于“专精特新”信创中小企业的不断涌现

《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第三十二条规定,限定或者指定特定的专利、商标、品牌、原产地或者供应商属于招标人以不合理的条件限制、排斥潜在投标人或者投标人的情形。这意味着,当行业信创进入市场化阶段,继续采用目录的形式钦定一些品牌和型号,不仅与《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相违背,也不符合以企业为主体的市场发展规律,更不利于我国信创产业的健康发展。建议逐步用信创相关标准与法规引领信创产品的质量评价,给更多优秀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进入信创市场的机会。通过市场机制在供给侧促进信创产业的良性循环和发展。

四、对信创相关标准规范未来发展的建议

01 加强兼容适配相关法规的完善和引导

产业标准与政策法规是信创发展的加速器,更是护航器,能够起到指引产业前进方向,推动产业健康、有序、快速发展的作用。建议不断结合信创相关标准,进一步优化招标评分办法和细则,将信创终端的兼容性等评价指标纳入到招标要求中。从标准及政策法规层面引导信创终端逐步走向“好用”。

02 完善信创兼容适配的分类与认证

信创兼容适配一般可分为兼容性适配和优化性适配两大类。前者是为解决“硬硬”与“软硬”间的兼容性及安装使用类的问题,后者是为了信创系统真正“好用”起来,基于应用与环境的整体调优。后续建议针对信创终端的优化性适配,进一步开展标准规范的编制。同时,优化信创产品的第三方质量把关机制和质量监控的颗粒度,助力高质量发展,实现降本增效。

03 加速兼容适配标准管理体系的建设

为保障兼容适配的正常运营,建议加快相应的兼容适配标准管理体系的建设。同时,建议在团标《兼容性规范》实施效果良好,且符合国标或行标制定要求的情况下,申请转为国标、行标或地方标准。另外,《兼容性规范》试验方法、适配应用软件列表等内容,需要适时更新升级,以适应信创产业对相关标准的新需求。

作为抛砖引玉的先行者,《兼容性规范》可广泛应用于产品研制阶段的兼容性测评,通过不同软硬件的兼容性测试及其形成的结果,明确产品研发和优化的方向,从而为国产计算机行业建立起集系统集成、适配、优化、产品生产、特定领域应用软件研制等于一体的“研产销”产业联盟,实现产品和市场资源的强强联合。

我们相信,未来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信创相关标准不断发布实施,在推动我国信创产业更加规范发展的同时,也必将助力我国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实现核心技术创新领域的关键性突破,更好地助力“数字中国”的建设。

分享:
  • 微信扫一扫:分享

推荐阅读

  • 在软件测试这方面,我国的支撑软件也长年处于被“卡脖子”的状态,软件测试国产化程度亟待提高。软件测试工具要实现真正的国产化,还需对开发工具、数据库、操作系统、中间件等各个环节进行进一步适配。因此,在产品研发到系统上线的整个研发生命周期中,适配是信创最关键的环节。
    2023-8-21
  • 信创软件适配测试可以建立一种质量保障,确保信创软件能按预期的要求运行。通过信创适配测试,尽早发现系统的缺陷并确保其得到正确修复,降低信息化风险,让国产化系统能够被业主单位真正接纳,是业主单位推进IT系统国产化程度的重要保障,是“保工程促产业”的重要手段。
    2023-8-17
  • 信创是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的缩写。一直以来,国内的IT基础设施硬件强调国产和自主可控。现如今,信创的外延已在软件行业生根发芽——它在云计算、管理软件、网络安全等企业广有分布。在2023年开年之际,由硬到软的趋势开始被众多创新型软件企业和上市公司所接受,信创的二次浪潮开始形成。
    2023-8-16